〔古文〕𩕾【唐韻】魚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虞怨切,𠀤音愿。【說文】大頭也。
又【爾雅·釋詁】思也。【疏】欲思也。【廣雅】欲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敬修其可願。
又【正韻】顗望也。【禮·少儀】不願于大家。【疏】謂見彼富大不可願效之也。
又羡慕也。【禮·祭義】國人稱願肰曰:幸哉,有子如此,所謂孝也已。
又每也。【詩·邶風】願言思子,中心養養。【傳】願,每也。【疏】每有所言,思此二子,中心養養然不知所定。
又【集韻】五遠切,音阮。面短貌。
又叶上聲。【詩·鄭風】有美一人,淸揚婉兮。邂逅相遇,適我願兮。
又【劉向·九歎】河水淫淫,情所願兮。顧瞻郢路,終不返矣。◎按願字去聲,亦叶上聲。至訓面短,則止有阮字一音。
● 願
● 願
英语 desire, want; wish; ambition
德语 Begehren, Hoffnung, Wunsch (S),aufrichtig, bereit (Adj)
法语 désir,voeu,souhaiter,désirer,vouloir,avoir envie de,être prêt à
詳細字義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从頁( xié),原聲。原義爲「大頭」,表示心願。)
(2) 大頭 [big head]
願,大頭也。從頁,原聲。宋公孫願繹字 碩父。——《說文》
(3) 願心,舊時祈禱神佛所許下的酬謝 [vow made before Buddha or God]
言願以爲質。——《大戴禮記·官人》
衆僧祝願。——《晉書》
又如:願力(佛家語。指誓願的力量);願行(佛家語。誓願與修行);願謂(向神佛祈求並說出自己的意願)
(4) 心願;願望 [desire]
果不如先願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爲焦仲卿妻作》
富貴非吾願,帝鄉不可期。——晉· 陶潛《歸去來兮辭》
又乖懇願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◎ 願
〈動〉
(1) 情願 [be ready to;be willing to]
願爲市鞍馬,從此替爺徵。——《木蘭詩》
管仲曾西之所不爲也,而子爲我願之乎?——《孟子》
又如:願蠲頂踵(願意捨身);心甘情願;願與人民共患難
(2) 希望[發生某種情況] [wish]
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孝成王使 括…爲將, 括母…願勿遣。(願勿遣,希望不要派遣趙括爲將。)—— 漢· 劉向《列女傳》
願以聞於官。(希望把這件事報告官府。聞,使上級聽見,報告上級。)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區寄傳》
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。——清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
又如:願你快樂;願那位最好的人取勝
(3) 仰慕 [admire]
名聲日聞,天下願。——《荀子·王制》
大頭也。从頁原聲。魚怨切
(願)大頭也。本義如此,故从頁,今則本義廢矣。邶風:願言思子,中心養養。傳曰:願,每也。此每如春秋外傳懷私爲每懷。賈誼賦:品庶每生之每。按毛詩:願字首見於。終風:願,言則疐,而無傳。則毛意謂與今人語同耳。釋詁曰:願,思也。方言曰:願,欲思也。邶風鄭箋曰:願,念也。皆與今語合。丂部曰:寧,願䛐也。用部曰:甯,所願也。心部曰:憖,肎也。凡言願者,葢寧,甯,憖三字語聲之轉,自詩所用,巳如是。而二子乘舟語意尤深,故傳別言之。實非異也。从𩑋厡聲。魚怨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