诺
拼音nuò 注音ㄋㄨㄛˋ
五笔yadk 仓颉ivtkr 郑码segj 四角34764
笔画10画 部首 部外8画 笔顺4512213251
繁体15画 部首部外8画笔顺411125112213251
康熙笔画16画 部首 部外9画
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统一码基本区U+8BFA

民俗参考

五行属性

五行属性:火

字义解释

吉凶寓意:吉

是否常用:次常用字 标准字体

寓意解释:意为应诺、允许、同意、承诺。

起名解释:答应、允许。喻指诚实守信。

起名参考

  • 推荐度93%
  • 文化印象94%
  • 字性5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康熙字典

【酉集上】【言】諾·康熙筆画:16 ·部外筆画:9

諾

〔古文〕喏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奴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匿各切,𠀤囊入聲。【說文】譍也。【玉篇】答也。【正韻】應聲。【詩·魯頌】莫敢不諾。【箋】應辭也。【禮·玉藻】父命呼唯而不諾。【註】唯速而恭,諾緩而慢。

又【投壷】大師曰諾。【疏】承領之辭也。【吳志·顧雍傳】顧悌每得父書,拜跪讀之,每句應諾。

又【韻會】以言許人曰諾。【左傳·襄十八年】獻子許諾。【論語】子路無宿諾。【史記·季布傳】楚諺:得黃金百斤,不如得季布一諾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輕諾必寡信。【荀子·王霸篇】𠛬賞己諾,信乎天下矣。【註】諾許也。己不許也。

又自輺語。【公羊傳·僖元年】慶父曰:此奚斯之聲也,諾已。【註】諾已,皆自輺語。

又【南史·江夏王鋒傳】鋒五歲,齊高帝使學鳳尾諾,一學卽工。【潘遠·紀聞談】諸侯箋奏皆批曰諾,諾字有尾若風也。

又【字彙補】諾臯,神名。【酉陽雜俎】有《諾臯記》。

又水名。【前漢·匈奴傳】韓昌、張猛與單于及大臣,俱登匈奴諾水東山。【師古註】今突厥地,諾眞水也。

又州名。【唐書·地理志】諾州,屬靜邊郡,貞觀五年置。

又姓,見【姓苑】。

基本解释

nuò ㄋㄨㄛˋ


  1. 答应的声音,表示同意:唯唯~~。
  2. 答应,允许:~言。许~。承~。一~千金。

英语 promise; assent, approve

德语 Versprechen (S)​,Zusage (S)​,versprechen, zusagen

法语 consentir,promettre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nuò

(1) (形声。从言,若声。本义:表示)

(2) 同本义(一般用于上对下、尊对卑或平辈之间,卑对尊用“谨诺” [yes])

诺,应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应词也。缓应曰诺,疾应曰唯。

莫敢不诺。——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

太后曰:“诺。恣君之所使之。”——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

孟尝君不说,曰:“诺,先生休矣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又如:诺诺(连声应诺);诺唯(应诺);诺许(许诺;应允)

(3) 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,表示许可叫“诺”,犹今签字 [put “okay”on a document]

是谁画诺谁传诏,一纸明贻万国羞!——· 黄遵宪《述闻》

说文解字

《說文解字》


𧭭也。从言若聲。奴各切

《說文解字注》


(諾)𤻮也。𤻮者,應之俗字。說解中有此字,或偶爾从俗,或後人妄改,疑不能明也。大徐於此部增𤻮字,誤矣。口部曰:唯,諾也。唯諾有急緩之别,統言之則皆應也。从言若聲。奴各切。五部。

五行属性


五行吉字


男孩常用


女孩常用

生肖属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