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字义
◎ 簪
名
(1) (形声。从竹,賛( zǎn)声。古文字形,象针形头饰形。本义:簪子。古人用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) 同本义 [hairpin]
周主亡玉簪,令吏求之,三日不能得也。——《韩非子》
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——杜甫《春望》
又如:簪冕(冠簪与冕服);簪绂(簪,冠簪;绂,丝制的帽带);簪裾(古时显贵所穿着的服饰);簪缨缙绅(比喻仕宦之人)
词性变化
动
(1) 插戴在头上 [wear in one’s hair]
西门豹簪笔磬折,向 河立待良久。——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
乃簪一花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又如:簪朵(犹簪花,戴花);簪挂(簪花挂彩);簪星曳月(形容佩带光彩耀眼);簪冠(插簪于冠);簪花(戴花);簪菊(古人习俗,于重阳节插戴菊花以避邪延年)
(2) 连缀 [stitch meet]
以爵弁服簪裳于衣左。——《仪礼·士丧礼》
又如:簪合(折簪重合。指女子丧夫后再遇意中人而结为夫妇);簪蒿席草(以蒿作簪,以草为席。形容生活艰苦)
首笄也。从人,匕象簪形。凡兂之屬皆从兂。簪,俗兂从竹从朁。側岑切
(兂)首筓也。竹部曰:筓,簪也。二字爲轉注。古言筓,漢言旡,此謂今之旡卽古之筓也。古經無簪字,惟易豫九四:朋盇簪。鄭云:速也。實寁之假借字。張揖古今字詁,𢈻作撍。埤蒼云:撍,疾也。寁𢈻撍同字。京作撍。經文之簪,古無釋爲筓者。又士喪禮:復者一人,以爵弁服簪衣于裳。注云:簪,連也。然則此實鐕之假借字。金部曰:鐕可以衣箸物者,凡經典此二簪字外,無言簪者。从儿,匕象形。此非相與比敘之匕,乃象旡之形也。旡必有岐,故又曰叉,俗作釵。釋名曰:叉,枝也。因形名之也。篆右象其叉,左象其所抵以固弁者。側琴切。七部。凡兂之屬皆从兂。
(簪)俗兂,今俗行而正廢矣。从竹从朁。朁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