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古文〕𡗠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奴對切,餒去聲。【說文】入也,从冂入,自外而入也。【玉篇】裏也。【增韻】中也。【易·坤卦】君子敬以直內,義以方外。
又【前漢·鼂錯傳】先爲築室家,有一堂二內。【註】二房也。【韻會】房室曰內,天子宮禁曰內。漢制,天子內中曰行,內猶禁中也。唐有三內,皇城在長安西北隅,曰西內。東內曰大明宮,在西內之東。南內曰興慶宮,在東內之南。
又五內,五中也。【魏志·王浚傳註】聞命驚愕,五內失守。
又職內,官名。【周禮·天官註】職內,主人也。若今之泉所入,謂之少內。
又河內,地名。【周禮·夏官·職方氏】河內曰冀州,其山鎭曰霍山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儒稅切。同汭,水相入也。或省文作內。
又【正韻】同枘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註】調其鑿,內而合之。
又【正韻】奴荅切。同納。【孟子】若已推而內之溝中。
詳細字義
〈動〉
(1) (會意。甲骨文字形,从冂入。冂( jiōng)表示蒙蓋,入表示進入之物,合而表示事物被蒙蓋在裡面。本義:入,自外面進入裡面)。
(2) 同本義 [enter]
內,入也。自外而入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主入也。——《周禮·職內》注
趙不內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
欲止不內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內所著披襖中。——明· 崔銑《記王忠肅公翱三事》
(3) 交入;接納。後作“納” [pay]
無不務內。——《禮記·月令》。注:“謂收斂入之也。”
夫耳內和聲,而口出美言。——《國語·周語》
距關,毋內諸侯。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
惡內諸侯客。——《史記·范雎蔡澤列傳》。注:“謂收斂入之也。”
又如:內金(進貢金、銀、銅等物)
基本詞義
〈名〉
(1) 裡面。與“外”相對 [inside]
一室之內。——明· 袁宏道《滿井遊記》
郗猶在帳內。——《世說新語·雅量》
東海家內則郝夫人之法,親陵家內範 鍾夫人之禮。——《世說新語·賢媛》
一板內有重複。——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·活板》
數里內無樹。——清· 姚鼐《登泰山記》
又如:海內;關內;內牽(內中傳遞消息者)
(2) 指某一羣體或某一物體的中間。常指國內或朝廷內 [inside;internal;interior]
動干戈於邦內。——《論語·季氏》
商君佐之,內立法度,務耕織。(內,名詞作狀語,譯時加介詞“對”,爲“對內”。)—— 漢· 賈誼《過秦論》
不宜偏私,使內外異法也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外結好孫權,內修政理。——《三國志·諸葛亮傳》
又如:內叛(內部叛亂);內患(國內的禍患);內事(國內的事;宗廟祭祀之事);內睦(使內部和睦);內噬(內部攻訐相殘);內寇(國內變亂;外敵入侵)
(3) 室,內室,房室 [room]
許便回入內,既見婦,即欲出。——《世說新語·賢媛》
皆拜臥內牀下。——《漢書·霍光傳》
又如:內幃(女子居處);內舍(內室;古代婦女居於內室,因借指妻子、女眷);內房(內室;女眷居住的屋子);內階(內屋的臺階);內照(光照內室;光照內部);內戶(內宅的門);內子(妻子)
(4) 皇宮;帝王所居之處 [court]
西宮南內多秋草。——白居易《長恨歌》
侍衛之臣不懈於內,忠志之士忘身於外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內外異法。
酒非內法。——宋· 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
又如:內帑(皇家銀庫);內侍(皇宮中的侍從官,多以宦官充任);內庫(宮中的府庫);內園(宮中的御花園);內廄(宮中的馬廄,御馬房);內禁(宮禁);內庭(宮禁以內;內院);內宴(宮廷宴會)。又指封建朝廷。如:內志(入主朝廷的志向);內附(歸附朝廷);內榮(在朝中任職);內輔(在朝中輔弼君主);內屬(歸附朝廷爲屬國或屬地);內藩(朝廷直接轄治下的中原諸侯王國);內轉(地方官上調中央政府任職);內任(朝中重任和要職)
(5) 婦女;女色 [woman]
齊侯好內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十七年》
又如:內具(婦女日常應用的佩巾、絲絮和針絲袋之類物品);內治(古指對婦女進行的教育);內利(國君的配偶宜室宜家,有利於鄰國);內幸(皇帝寵愛的姬妾);內姻(女眷方面的姻親)
(6) 古代泛稱妻妾。後專稱妻 [wife]
夢裡無題惟寄內。——錢惟善《送賈元英之照潭》
又如:內實(妻妾與寶物);懼內(怕老婆);內訓(對婦女的訓誡教育);內父(岳父);內饋(內子。指妻子);內掌櫃(主婦);內寢(正妻之居室);內媚(丈夫善於討妻妾的歡心);內娣(妻子的弟弟);內妹(妻子的妹妹);內主(古代諸侯的夫人);內老闆(老闆娘)
(7) 內心 [heart]
王平子形甚散朗,內實勁俠。——《世說新語·讒險》
內懷猶豫之計。——《資治通鑑》
又如:內境(內心境界);內意(內心的想法);內謀(內心思慮、謀劃;參與機要,謀劃政事;暗中謀劃);內慧(內心敏慧);內剛(內心剛強)
(8) 內臟 [internal organs]
見此崩五內,恍惚生狂癡。——蔡琰《悲憤詩》
又如:內症(體內臟器的疾病);內疽(體內臟器的毒性腫塊);內疾(猶言暗病。身體內部的病症)
(9) 正道。佛教徒稱佛門之內爲內,佛門之外爲外 [Buddist sutras]。
如:內教(指佛教);內學(佛學。道教所習神仙導養之學)
入也。从口,自外而入也。奴對切
(內)入也。 今人謂所入之処爲內,乃以其引伸之義爲本義也。互易之,故分别讀奴荅切,又多假納爲之矣。周禮注云:職內,主入也。內府,主良貨贿藏在內者。然則職內之內是本義,內府之內是引伸之義。 从冂入。 小徐曰:冂音坰。按當音覛。許冖冂異篆。冂者,覆也,覆在外。各本無入字,今依韵會補。奴對切。十五部。 自外而入也。 釋會意之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