鲇
拼音nián 注音ㄋㄧㄢˊ
五笔qghk 仓颉nmyr 郑码rij 四角21160
笔画13画 部首 部外5画 笔顺3525121121251
繁体16画 部首部外5画笔顺3525121444421251
繁体19画 部首部外8画笔顺3525121444434454544
康熙笔画16画 部首 部外5画
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统一码基本区U+9C87

民俗参考

五行属性

五行属性:火

字义解释

是否常用:标准字体

起名解释:鱼类。在名字里无具体意义。

起名参考

  • 推荐度56%
  • 文化印象69%
  • 字性4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基本解释

nián ㄋㄧㄢˊ


  1. 〔~鱼〕头大嘴宽,尾圆而短,皮有黏质,无鳞,背部苍黑色,腹白色,上下颌有四根须。昼伏泥中,夜出活动。肉可食,鳔入药。吃小鱼、贝类、蛙类等。

英语 sheatfish, parasilurus asotus

德语 Wels (S, Bio)

法语 Siluriformes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鮎、鯰 nián

〈名〉

鲇鱼 [siluroid]。属于鲇亚目,头大,尾侧扁,皮有粘质,无鳞。如:鲇鱼上竹(鲇鱼粘滑,难于上竹。比喻求进艰难)

说文解字

『說文解字』


𩷑也。从魚占聲。奴兼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
(鮎)𩷑也。釋魚及魚麗傳曰:鰋,鮎也。孫炎云:鰋一名鮎。郭别鰋鮎爲二,非也。从魚占聲。奴兼切。七部。

五行属性


五行吉字


男孩常用


女孩常用

生肖属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