霧
拼音 注音ㄨˋ
五笔fcbl|fcne 仓颉mbnhs 郑码fvry 四角10227
笔画18画 部首 部外10画 笔顺145244445452335453
简体13画 部首部外5画笔顺1452444435453
康熙笔画19画 部首 部外11画
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统一码基本区U+9727

民俗参考

字义解释

是否常用:现通表

寓意解释:指雾气,也指像雾的东西。

起名参考

  • 推荐度0%
  • 文化印象0%
  • 字性0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康熙字典

【戌集中】【雨】霧·康熙筆画:19 ·部外筆画:11

霧

【廣韻】【韻會】𠀤亡遇切,音務。【爾雅·釋天】地氣發,天不應,曰霧。霧謂之晦。【註】言晦冥。【釋名】霧,冒也,氣蒙亂覆冒物也。【廣韻】元命包曰:隂陽亂爲霧。【禮·月令】氛霧冥冥。【玉篇】本作霿。【廣韻】同霚。【集韻】同雺。

又【集韻】謨蓬切,音蒙。

又蒙弄切,音幪。

又莫鳳切,音夢。義𠀤同。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
ㄨˋ

  1. 雾气。气温下降时,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凝结而浮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,常使人视野模糊不清。《爾雅•釋天》:“地氣發,天不應曰霧;霧謂之晦。”郭璞注:“言晦冥。”《莊子•大宗師》:“孰能登天遊霧,撓挑無極。”唐杜甫《早發射洪縣南途中作》:“寒日出霧遲,清江轉山急。”
  2. 比喻轻细。《文選•宋玉〈神女賦〉》:“動霧毅以徐步兮,拂墀聲之珊珊。”李善注:“縠,今之輕紗薄如霧也。”三國魏曹植《洛神賦》:“踐遠遊之文履,曳霧綃之輕裾。”唐李賀《昌谷詩》:“霧衣夜披拂,眠壇夢直粹。”
  3. 比喻浓密。《史記•淮陰侯列傳》:“天下之士,雲合霧集。”晋潘尼《火賦》:“玄煙四全,雲蒸霧萃。”唐王勃《滕王閣序》:“雄州霧列,俊彩星馳。”
  4. 比喻消散。漢司馬相如《封禪文》:“旁魄四塞,雲布霧散。”南朝梁江淹《蕭驃騎解嚴輸黄鉞表》:“逆沴電熾,凶妖霧舒。志未裡天,情已類社。”隋盧思道《為隋檄陳文》:“吕梁之役,貫盈惡稔,曾未交綏,雲卷霧徹。”
  5. 像雾的许多小水滴。如:喷雾器。

其它字义


méng ㄇㄥˊ

  1. 通“雺(霿)”。天色阴暗;昏蒙。《集韻•東韻》:“雺,《爾雅》:‘天氣下、地不應曰雾。’或作霿、霧。”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孚部》:“霚,字亦作霧,叚借為霿。”《史記•宋微子世家》:“乃命卜筮,曰雨,曰濟,曰涕,曰霧,曰克,曰貞,曰悔,凡七。”司馬貞索隱:“霧,音蒙,然蒙與霧亦通。”按:《書•洪範》作“蒙”。孔傳:“蒙,陰闇。”《後漢書•光武帝紀下》:“九縣飆回,三精霧塞。”李賢注:“三精,日月星也。霧塞言昏昧也。”《孔子廟碑》:“遭世霧亂,莫顯其榮。”

英语 fog, mist, vapor, fine spray

德语 Dunst (S, Met)​,Nebel (S, Met)

法语 brouillard

说文解字

『說文解字』


地气發,天不應。从雨敄聲。雺,籒文省。亡遇切〖注〗臣鉉等曰:今俗从務。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
(霚)地气發、天不應曰霚。曰霚二字今補。霚,今之霧字。釋天曰:地氣發,天不應曰霧。霧者俗字。霧一本作霿,非也。釋名曰。霧,冒也。氣蒙冒覆地之物也。開元占經引元命包陰陽亂爲霧。从雨。亦雨之類也,故从雨。地气發而天應之則雨矣。敄聲。亡遇切。古音在三部。敄从矛聲,故霚讀如矛。


(雺)籒文霚省。洪範曰蒙,古文尙書作曰雺。徐邈音亡鉤反。宋世家作曰霧。霧卽霚。霚者,雺之小篆。

五行属性


五行吉字


男孩常用


女孩常用

生肖属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