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廣韻】袪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丘月切,𠀤音𦁐。【說文】門觀也。【徐曰】中央闕而爲道,故謂之闕。【玉篇】象魏闕也。【廣韻】闕在門兩旁,中央闕然爲道也。【正韻】宮門雙闕也。【韻會】爲二臺于門外,作樓觀於上,上員下方,以其縣法謂之象魏。象,治象也。魏者,言其狀魏魏然高大也,使民觀之,因爲之觀,兩觀雙植,中不爲門。
又宮門、寢門、冢門皆曰闕。【古今注】闕,觀也。古每門樹兩觀於其前,所以標表宮門也。其上可居,登之則可遠觀,故謂之觀。人臣將至此,則思其所闕,故謂之闕。【爾雅·釋宮】觀謂之闕。【詩·鄭風】挑兮達兮,在城闕兮。【傳】乗城而見闕。【左傳·莊二十一年】鄭伯享王于闕西辟。【註】闕,象魏也。【史記·高祖紀】立東闕、北闕。
又【秦本紀】築冀闕。【註】劉伯莊云:冀猶記事,闕卽象魏也。
又【廣韻】失也,過也。
又【集韻】乏也,空也。
又【增韻】不恭也。
又【玉篇】少也。【左傳·成十三年】又欲闕翦我公室。
又【廣韻】不供也。【左傳·襄四年】敞邑褊小,闕而爲罪。【註】闕,不供也。
又【增韻】虛也。【禮·禮運】三五而闕。【註】一盈一闕,屈伸之義也。
又【增韻】游車補闕者曰遊闕。【周禮·春官·車僕】掌戎路之萃,廣車之萃,闕車之萃。【註】闕車,所用補闕之車也。【左傳·宣十二年】潘黨率游闕四十乗。【註】游車,補闕者。
又不合也。【前漢·王莽傳】歸師勿遏,圍城謂之闕。【註】此兵法之言也。闕,不合也。
又毀也。【禮·曾子問】入自闕。【註】闕,謂毀宗也。
又【正韻】闕翟后服刻繒爲衣,不畫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內司服】掌王后之六服:褘衣、揄狄、闕狄(、鞠衣、展衣、緣衣)。【註】闕狄,畫羽飾。展衣,白衣也。【詩·衞風·玼兮玼兮其之翟也傳】褕翟,闕翟,羽飾衣也。
又劒名。【荀子·性惡篇】闔閭之干將、莫邪、鉅闕、辟閭,此皆古之良劒也。
又國名。【左傳·昭十五年】闕鞏之甲。【註】闕鞏國所出鎧。
又獸名。【爾雅·釋獸】闕洩多狃。【疏】闕泄,獸名。其脚多狃。狃,指也。
又山名。【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】遺屯騎於𤣥闕兮。【註】𤣥闕,北極之山也。
又塞名。【戰國策】乃摩燕烏集闕,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。【註】闕,塞名也。
又【史記·周本紀】西周恐,將天下銳師出伊闕,攻秦。【註】括地志云:在洛州南十九里。
又【廣韻】姓也。出下邳。漢有荆州刺史闕羽三。
又【正韻】亦作屈。
又【正韻】其月切,音橜。【左傳·隱元年】潁考叔曰:若闕地及泉。
又【襄二十一年】方暑闕地,下冰而牀焉。【吳語】闕爲石郭,陂漢以象帝舜。【註】闕,穿也。【管子·山權數篇】北郭有掘闕而得龜者。【註】穿地至泉曰闕。
又【韻補】叶音檜。【程曉·贈傅𤣥詩】元服初加,萬福咸會。赫赫應門,嚴嚴朱闕。
又叶音乞。【班固·北征頌】雷震九原,電曜高闕。金光鏡野,武旗冒日。
又叶音卻。【鄭虔季·贈陸雲詩】𥡆𥡆閶闔,南端啟籥。庶明以庸,帝聽式闕。
其它字义
● 闕
◎ 均见“阙”。
英语 watch tower; palace
德语 Mangel, Manko (S),Unzulänglichkeit (S),Que (Eig, Fam),Wachturm über dem Stadttor (S),Fehler (S),Kaiserstadt (S),Palasttor (S),Reichsstadt (S),kaiserlich (Adj),Que (Eig, Fam),Mangel (S),abnehmen (V),fehlen (V),gebraucht wie 缺 ,unzureichend
法语 tour de guet devant la porte d'entrée du palais impérial,palais,impérial,défaut,tour,palais,creuser
門觀也。从門欮聲。去月切
(闕)門。觀也。釋宮曰。觀謂之闕。此觀上必加門者、觀有不在門上者也。凡觀與臺在於平地、則四方而高者曰臺。不必四方者曰觀。其在門上者、則中央闕然、左右爲觀曰兩觀。周禮之象魏、春秋經之兩觀、左傳僖五年之觀臺也。若中央不闕、則跨門爲臺。禮器謂之臺門、左傳謂之門臺是也。此云闕門觀也者、謂門有兩觀者偁闕。从門。欮聲。去月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