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古文〕𦱳茊【唐韻】子之切【集韻】津之切,𠀤音孜。【說文】草木多益也。
又【爾雅·釋詁】此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念茲在茲。
又蓐席也。【爾雅·釋器】蓐謂之茲。【公羊傳·桓十六年】屬負茲舍不卽罪爾。【註】諸侯有疾稱負茲。
又【史記·周本紀】康叔封布茲。【徐廣曰】茲,藉草之名。
又【通志·氏族略】宋茲成,墊江人。
又通滋。【前漢·五行志】賦歛茲重。【揚子·太𤣥經】天不之茲。
又【荀子·正論篇】琅玕龍茲。【註】與髭同。
又【篇海】音慈。龜茲,國名。
詳細字義
◎ 茲
動
(形聲。據《說文》,从艸,滋省聲。本義:草木茂盛) 同本義 [grow]
茲,草木多益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五藏之氣,故色見青如草茲者死。——《素問·五藏生成論》
又如:茲茲(增加繁殖)
詞性變化
名
(1) 年[year]
今茲美禾,來茲美麥。——《呂氏春秋》
(2) 草蓆 [straw mat]
蓐謂之茲。——《爾雅》。注:「茲者,蓐席也。」
毛叔鄭奉明水, 衛康叔封布茲。——《史記》
(3) 現在;此時 [now;at present]
茲予大享於先生,爾祖其從與享之。——《書·盤庚上》
代
(1) 這個,此 [this]
總茲戎重。——南朝樑· 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
揮手自茲去。——唐· 李白《送友人》
茲遊快且愧矣。——《徐霞客遊記·遊黃山記》
而母立於茲。——明· 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
又如:茲事體大(此事牽連甚廣,關係重大)
(2) 這裏 [here]
文王既沒,文不在茲乎?——《論語》
副
通「滋」。益,愈加[more]
由由乎茲免。——《管子·小問》
行地茲遠。——《管子·小匡》
賦斂茲重。——《漢書·五行志七》
基本詞義
(1) ——「龜茲」( Qiūcí):古代西域的國名,唐代征服東突厥時曾在此設郡,舊址在今新疆庫車縣一帶
艸木多益。从艸,兹省聲。子之切〖注〗𦱳、茊,古文。
(茲)艸木多益。詩小雅:兄也永歎。毛曰:兄,茲也。戴先生毛鄭詩考正曰:茲今通用滋。說文茲字說云:艸木多益。滋字說云:益也。韋注國語云:兄,益也。詩之辭意言不能如兄弟相救,空滋之長歎而已。按大雅職兄斯引傳亦云兄,茲也。从艸,絲省聲。絲宋本作茲,非也。兹從二𤣥,音𤣥,字或作滋。茲從絲省聲。韵㑹作𢆶聲。𢆶者,古文絲字。滋孶鷀皆茲聲,子之切。一部。經典:茲,此也。唐石經皆誤作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