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细字义
名
(1) 缨子 [tassels hanging from a hat or cap]
緌,系冠缨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谓缨之垂者。
丧冠不緌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
(2) 古代冠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
冠緌缨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。孔颖达疏:“结缨颌下以固冠,结之余者,散而下垂,谓之緌。”
(3) 似缨饰的下垂物
垂緌饮清露,流响出疏桐。——唐· 虞世南《蝉》
(4) 古指有虞氏旌旗,以旄牛尾注于竿首为之。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游 [flag]。
如:緌章(古代旗竿顶端所饰的染色鸟羽或旄牛尾,用以别贵贱);緌旌(垂旒舒展的旗幡)
词性变化
动
(1) 系结 [tie]
蹑履緌冠。——宋·佚名《沁园春·寿东屏》
(2) 继续 [continue]
緌,继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系冠纓也。从糸委聲。儒隹切
(緌)系冠纓𠂹者。各本作系冠纓也,韵會無也字,皆非。今正。緌與纓無異材,垂其餘則爲緌,不垂則臿於纓卷閒。內則冠緌纓注曰:緌者,纓之餘也。正義曰:結纓頷下以固冠,結之餘者散而下垂謂之緌。按玉藻曰:有事然後緌。檀弓曰:喪冠不緌,扱其餘也。引申之爲旌旂之緌。以旄牛尾爲之。古字或作蕤,或叚綏爲之。从糸委聲。儒徍切。古音在十六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