疐
拼音zhì 注音ㄓˋㄉㄧˋ
五笔fplh 仓颉jbwno 郑码edxi 四角40801
笔画14画 部首 部外9画 笔顺12452512152134
康熙笔画14画 部首 部外9画
字形分析上下结构 统一码基本区U+7590

民俗参考

五行属性

五行属性:火

字义解释

寓意解释:(zhì)古同“踬”。(dì)古通“蒂”。

起名解释:古同“踬”。

起名参考

  • 推荐度0%
  • 文化印象9%
  • 字性4

    0偏男中性9偏女

康熙字典

【午集上】【疋】疐·康熙筆画:14 ·部外筆画:9

疐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陟利切【正韻】支義切,𠀤音至。頓也。【說文】礙不行也。人欲去而止之也。

又頓也,跲也。【爾雅·釋言】疐,仆也。【詩·豳風】狼跋其胡,載疐其尾。【傳】疐,跲也。老狼有胡,進則躐其胡,退則跲其尾。【疏】退則跲其尾,謂卻頓而倒于尾上也。

又【廣韻】都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丁計切,𠀤與蔕同。【爾雅·釋木】棗李曰疐之。【疏】謂治棗李,皆去其疐。疐者,柢也。【禮·曲禮】爲天子削瓜者。副之,巾以絺。爲國君者華之,巾以綌,爲大夫累之,士疐之。【疏】疐謂脫華處。

基本解释

zhì ㄓˋ


  1. 阻擋,限止。《説文•叀部》:“疐,礙不行也。”《廣韻•至韻》:“疐,頓也。”
  2. 牽絆;顛仆。也作“”。《爾雅•釋言》:“疐,仆也。”又“疐,跲也。”

ㄉㄧˋ


  1. 用同“”。瓜果的蒂部。引申為去掉瓜果的蒂。《爾雅•釋木》:“棗李曰疐之。” 《集韻•霽韻》:“疐,去本也。”
  2. 通“”。打噴嚏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簡•封診式•厲》:“鼻腔壞,刺其鼻不疐。”。《説文•口部》:“嚔,悟解气也。”《玉篇•口部》:“嚔,噴鼻也。”

英语 fall, stumble, falter; hindered

德语 niederwerfen

法语 prosterné,prostré

详细解释

详细字义


zhì

〈动〉

(1) 绊倒 [trip and fall]

狼跋其胡,载疐其尾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狼跋》

又如:跋前疐后(狼前进时会踩着下巴底下垂着的肉,后退又会被尾巴绊倒,比喻进退两难)

(2) 停滞;阻碍 [stop;hinder]。如:疐跋(困难);疐便(难易)

说文解字

『說文解字』


礙不行也。从叀,引而止之也。叀者,如叀馬之鼻。从此與牽同意。陟利切

『說文解字注』


(疐)礙不行也。釋言云:疐,跲也。豳風毛傳同。足部躓,跲也。跲,躓也。以大學懥亦作懫推之,則疐卽躓字,音義皆同。許不謂一字殊其義者,依字形爲之說也。如許說則爾雅、毛傳假疐爲躓。从叀,引而止之也。叀者,如叀馬之鼻。馬當作牛,牛鼻有桊,所以叀牛也。叀之義引伸讀同𦌾𦌾,綰也。有所牽掣之謂。楊雄酒箴曰:一旦叀礙,爲瓽所轠。謂汲井之缾略有牽絆,爲貯水大盆所擊碎也。字從叀者,如叀牛之鼻然,可使行亦可使止,故曰引而止之也。此說從叀之意。从冂,此與牽同意。冂,各本無,今補。從冂者,象挽之使止,如牽字冂象牛縻可引之使行也,故曰此與牽同意。陟利切。古音在十一部。詩曰:載疐其尾。按足部引載躓其尾,必三家詩之異也。或同一毛詩而異字,如同一周禮故書、儀禮古文而或有異文。

五行属性


五行吉字


男孩常用


女孩常用

生肖属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