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烏光切,音尫。【說文】深廣也。【淮南子·俶眞訓】汪然平靜,寂然淸澄。【後漢·黃憲傳】叔度汪汪若千頃波。
又池也。【通俗文】停水曰汪,池之汙濁者。【揚子·方言】楚謂之汪,閩謂之洋。【左傳·桓十五年】祭仲殺雍糾,尸諸周氏之汪。
又大貌。【晉語】汪是土也。
又【楊萬里·擬楚辭】誕寘之祝融之汪。【註】謂南海也。
又水名。【水經注】潢水一名汪水,與洈水合,至沛入泗。
又姓。【廣韻】汪芒氏之後。【姓苑】新安人。
又【廣韻】紆往切【集韻】嫗枉切,𠀤音枉。【後漢·郡國志】汪陶,縣名。屬鴈門。【前漢志】作𣳫。
又【廣韻】烏浪切【集韻】烏曠切,𠀤音䤑。停水臭也。或从廣作瀇,从枉作㳹。
又【集韻】烏宏切。與泓同。水貌。 【說文】作𣳫。
详细字义
〈形〉
(1) (形声。从水,王声。本义:深广的样子)
(2) 同本义 [vast]
汪,深广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汪是土也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大貌。”
泽汪濊。——《汉书·礼乐志》
汪汪若千顷陂。——《后汉书·班彪传》
又如:汪波(盈盈水波);汪汪(水宽广的样子);汪浵(水深的样子);汪流(水深的样子);汪然(深广的样子);汪茫(气势广大的样子;广阔无边的样子);汪翔(广博)
(3) 泪汪汪的,含泪多的 [tearful]。
如:汪浪(泪流不止的样子);汪然(形容泪多的样子);汪漾(泪多的样子)
(4) 弯曲的 [bent]
曲则全,汪则正。——《马王堆汉墓帛书》
词性变化
〈名〉
(1) 池。指污浊的小水坑 [puddle]
渟水曰汪。——《通俗文》
尸之周氏之汪。——《左传·桓公十五年》
又如:汪坑(水坑,池沼)
(2) 古地名。故地约在今陕西省白水县境 [Wang]
伐秦,取 汪及 彭衙而还。——《左传》
(3) 姓
〈动〉
液体聚集在一起 [(of liguids) accumulate;collect]。
如:汤里汪着油
〈象〉
狗叫声 [bark]
汪的一口,把头血淋淋的咬将下来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〈量〉
用于液体 [puddle;pool]。
如:一汪儿水;一汪血
深廣也。从水㞷聲。一曰汪,池也。烏光切
(汪)深廣也。謂深而又廣也。後漢書:叔度汪汪若千頃陂。江賦:澄澹汪洸。晉語曰:汪是土也。韋云:汪,大貌。从水𡉚聲。俗作汪。烏光切。十部。一曰𣵭,池也。左傳:祭仲殺雍糾。尸諸周氏之汪。杜云:汪,池也。通俗文曰:停水曰汪。按今俗語謂小水聚曰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