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字義
◎ 撟
動
(1) 伸,舉起,翹起 [raise]。
如:撟舌(舌翹起不能出聲。形容畏葸難言或驚訝的樣子);撟首(矯首,舉頭);撟然(翹起的樣子);撟引(伸引手足)
(2) 通「矯」。糾正 [correct]
撟幹欲熟於火而(孰)無贏。——《周禮·考工記·弓人》
撟當世,反諸正。——《漢書·公孫劉田等傳贊》
可謂撟枉過其正矣。——《漢書·諸侯王表》
又如:撟拂(強行糾正)
(3) 通「矯」。詐稱;假託 [counterfeit]
知其撟命。——《左傳·哀公十四年》
五曰撟邦令。——《周禮·秋官·士師》
撟制以令天下。——《漢書·高五王傳》
又如:撟制(矯制。假託皇帝的命令);撟虔(敲詐勒索);撟誣(欺詐)
詞性變化
◎ 撟
形
剛強 [firm;indornitable]。
如:撟然(剛強的樣子);撟虔(倔強任性)
舉手也。从手喬聲。一曰撟,擅也。居少切
(撟)舉手也。引申之,凡舉皆曰撟。古多叚矯爲之。陶淵明曰:時矯首而遐觀。王逸注楚辭曰:矯,舉也。从手喬聲。居少切。二部。一曰撟,擅也。擅,專也。凡矯詔當用此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