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古文〕𢛢𠄨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胡登切,音峘。【說文】常也。
又卦名。【易·恆卦】恆,久也。
又【禮·月令】文繡有恆。【疏】恆,故也。必因循故法也。
又【周禮·夏官·司弓矢】恆矢痺矢,用諸散射。【註】恆矢。安居之矢也。痺矢象焉。
又山名。【爾雅·釋山】恆山爲北嶽。【史記·夏本紀註】恆山在定州恆陽縣。【風俗通】北方恆山。恆者。常也。萬物伏藏于北方,有常也。
又州名,漢恆山郡,周武帝置恆州,因山名。
又姓。楚大夫恆惠公。
又去聲。【轉注古音】古鄧切,音亙。【詩·小雅】如月之恆。【註】恆,古鄧反。弦也。月上弦而就盈。亦作絚。
又徧也。【詩·大雅】恆之秬秠。【註】恆,古鄧反。徧種之也。◎按此字體製不一,《說文》《集韻》《六書統》《說文長箋》《精蕰正譌》等書从月从舟,辨駁更改,或省或幷,恐屬臆斷。因去古已遠,大篆,小篆已多不合,而況隷楷乎。凡講字形處,槩不贅引。
● 恆
● 恆
英语 constant, regular, persistent
德语 ständig, dauerhaft ,Heng (Eig, Fam)
詳細字義
◎ 恆
形
(1) (會意。金文,从心,从月,从二。「二」,表示天地。本義:永久,永恆)
(2) 同本義 [lasting;permanent]
恆,常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恆者,久也。——《易·序卦傳》
恆,德之固也。——《易·繫辭下傳》
無恆安處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小明》
以求其恆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
又如:恆牙(恆齒。永久齒);恆風(持續吹佛的風);恆舞(歷時長而不中斷的舞);恆制(長久不變的法則)
(3) 尋常;普通 [constant;common]
形貌奇偉,骨體不恆。——《三國志·吳主傳》
人恆狀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區寄傳》
又如:恆態(常態);恆恣(經常的狀態);恆情(常情);恆品(常類;常物);恆士(常人,平凡的人);恆常(正常的規律);恆醫(普通的醫生);恆言(常用的言語)
詞性變化
名
(1) 恆心,持之以恆的決心 [perseverance]。
如:有恆
(2) 規律;法則 [law]。
如:恆式(常規;常法);恆典(常典;常制);恆例(常規,慣例);恆規(常規)
(3) 即恆山 [Hengshan Mountain]。古山名,在今河北省曲陽西北與山西接壤處。五嶽中的北嶽
五嶽:華、 岱、 恆、 衡、 嵩。—— 張華《博物志》
◎ 恆
副
(1) 經常,常常 [always]
人恆過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
國恆亡。
恆答言見。——三國魏· 邯鄲淳《笑林》
又如:恆談(常談);恆常(常常;經常)
常也。从心从舟,在二之閒上下。心以舟施,恆也。𠄨,古文恆从月。《詩》曰:“如月之恒。”胡登切〖注〗篆作𢛢。
(恆)常也。常當作長。古長久字衹作長。淺人稍稍分別。乃或借下帬之常爲之。故至集韵乃有一曰久也之訓。而篇、韵皆無之,此俗字之不可不正者也。時之長與尺寸之長,非有二義。从心舟在二之閒上下。上下猶往復也。心㠯舟施,恆也。謂往復遙遠,而心以舟運旋,歷久不變,恆之意也。宙下曰:舟車所極復也。此說會意之恉。胡登切。六部。俗本心上增一字。非。
(𠄨)古文恆,从月。此篆轉寫譌舛。旣云从月,則左當作月,不當作夕也。若汗𥳑則左作舟,而右亦同此。不可曉。又按門部之古文閒作𨳢,葢古文月字略似外字,古文恆直是二中月耳。詩曰:如月之恆。小雅天保文。此說从月之意。非謂毛詩作𠄨也。傳曰:恆,弦也。按詩之恆本亦作緪。謂張弦也。月上弦而就盈,於是有恆久之義,故古文从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