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字義
◎ 嘔
動
(1) (形聲。從口,區( ōu )聲。本義:東西在胃喉中上涌,從口中出來)
(2) 同本義 [vomit]
歐,吐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字亦作嘔。
吾伏嘔嘔血。——《左傳·哀公二年》
其音如嘔。——《山海經·東山經》
有女子方跪,據樹而嘔絲北海外也。——《博物志·異人》
老夫情懷惡,嘔泄臥數日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北征》
又如:嘔逆(噁心想吐);嘔泄(吐瀉);嘔家(平素患有噁心、嘔吐的病人)
(3) 古通「謳」。唱歌 [sing the praise of]
其妻亦負戴相隨,數止買臣毋歌嘔道中。——《漢書·朱買臣傳》
如:嘔吟(歌吟);嘔唱(唱歌)
(4) 逗弄;故意惹人生怒 [tease;get angry]
你不要嘔我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詞性變化
◎ 嘔
<象>
(1) 象聲詞 [oh]。
如:嘔呀(象聲詞);嘔吼(象聲詞。野獸嗥叫聲);嘔軋(象聲詞。搖櫓聲);嘔呢(象聲詞。幼兒語聲);嘔哇(象聲詞。歌聲);嘔啞(象聲詞。小兒說話聲、車行聲、搖櫓聲、鳥鳴聲等);嘔嘎(象聲詞。燕雀鳴叫聲)
吐也。从欠區聲。烏后切
(歐)吐也。海外經:歐絲之野,一女子跪據樹歐絲。从欠區聲。烏后切。四部。